新華社貴陽3月7日電 題:筑牢因“疫”致貧返貧防線——貴州烏蒙山區(qū)戰(zhàn)“疫”戰(zhàn)貧見聞
新華社記者駱飛、楊欣
三月的貴州烏蒙山區(qū)花團錦簇、生機盎然。伴著盛春的“熱鬧”,貴州省畢節(jié)市黔西縣中建鄉(xiāng)民主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里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。
基地大棚平整的土壟上,破土而出的羊肚菌長勢喜人。只見在基地務工的村民們細致而熟練地拿起小刀,將一個個根莖粗壯的菌子恰到好處地割下,最大限度保證了羊肚菌的品質?!霸诨卮蛄愎?,100元一天,還能照顧家里的小孫子。”今年50歲的貧困戶鄧小碧說,都是手上活,比單純種地又多了一份收入。
一旁的貧困戶鄭忠祥長期在基地務工,此前從沒見過羊肚菌的他,在農技員指導下逐漸掌握了一些技術?!把蚨蔷鷮穸?、溫度都比較敏感,尤其這段時間,氣溫不穩(wěn)定,調節(jié)大棚溫度、濕度很重要?!彼f,在基地每個月有2000多元收入,還能學習技術。
擔任基地技術員的貴州省農業(yè)科學院土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朱森林介紹,整個羊肚菌產業(yè)扶貧基地占地509畝,共有450個大棚。當地土壤氣候適宜,羊肚菌每畝產量至少300斤,產值兩三萬元。
貧困山區(qū),戰(zhàn)“疫”又戰(zhàn)貧是當務之急。中建鄉(xiāng)是貴州一類貧困鄉(xiāng),2014年精準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達2379人,2018年雖已全部脫貧,但受疫情影響,要鞏固好脫貧成果,“因疫致貧、返貧”的壓力比較大。
中建鄉(xiāng)黨委書記曾濤說,當前正是很多扶貧農產品采摘、種植的最佳時機,受疫情影響耽誤了不少農時,必須把時間搶回來,把損失補回來。
“因為疫情,鄉(xiāng)里有些扶貧農產品賣不出,產業(yè)不同程度受影響,客觀上加劇了致貧、返貧風險?!痹鴿f,當前分區(qū)分級防控,有效打通了扶貧農產品外銷、農用物資進村的“堵點”,極大地“激活”了扶貧產業(yè)。
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挑戰(zhàn)。畢節(jié)市目前還有12.5萬名農村貧困群眾尚未脫貧,3個深度貧困縣還未減貧摘帽。為全力打好疫情“阻擊戰(zhàn)”和脫貧“攻堅戰(zhàn)”,畢節(jié)市正積極統(tǒng)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(fā)展,加快產業(yè)扶貧,筑牢因“疫”致貧返貧防線。
作為貴州深度貧困縣的畢節(jié)市納雍縣,相關工作正在有序落實。在該縣寨樂鎮(zhèn)雙山村的韭黃基地里,經歷一個寒冬的幼苗生長茂盛?;刎撠熑死罴颜f,等到4月中旬就能移栽了,計劃栽種1000畝?!熬曼S產值高很多,基地與大公司合作,技術、市場都有保障,還能吸納不少貧困勞動力就業(yè)?!?/p>
寨樂鎮(zhèn)鎮(zhèn)長李隨說,產業(yè)是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保障。目前,鎮(zhèn)里一方面深入排查了解疫情對扶貧產業(yè)、貧困戶帶來的影響,積極幫助解決問題;另一方面,搶抓春耕打好產業(yè)基礎。同時,市、縣也不斷給予政策、資金支持,有效防止因疫致貧、因疫返貧,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。
![](http://www.news.cn/res/xhwimg/xl2017/images/bg6.jpg)
-
大數據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(guī)則規(guī)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質量發(fā)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