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學森(1911—2009),男,漢族,中共黨員,浙江杭州人,應用力學、航天與系統(tǒng)工程學家,中國科學院(以下簡稱“中科院”)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。
錢學森祖籍浙江杭州,生于上海。1923年9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習,1934年畢業(yè)于交通大學,同年6月,考取清華大學第二屆“庚款留學”公費生,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,1936年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。之后轉(zhuǎn)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,成為世界著名科學家馮·卡門(Theodore von Kármán)的學生,1939年獲加州理工學院航空、數(shù)學博士學位。1943年至1955年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,歷任助理教授、副教授、教授以及噴氣推進中心主任。
錢學森1955年回國,先后擔任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所長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、第七機械工業(yè)部副部長、國防科委副主任、中國科學技術協(xié)會主席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等。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(xié)商會議第六屆、七屆、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。
錢學森早年在應用力學和火箭、導彈技術等領域都做過開創(chuàng)性工作,為應用力學、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發(fā)展奠定了基礎?;貒箝L期擔任火箭、導彈和衛(wèi)星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,為創(chuàng)建和發(fā)展我國的導彈、航天事業(yè)作出了杰出貢獻。在社會科學、系統(tǒng)科學、思維科學、地理科學、行為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領域,均進行過創(chuàng)造性研究。
1957年獲中科院科學獎一等獎;198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;1991年被國務院、中央軍委授予“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”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;1999年獲中共中央、國務院、中央軍委授予的“兩彈一星”功勛獎章;2009年被評選為“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