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《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》,围绕支付与结算、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,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内容作出倡议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份倡议并未停留在“60天账期”等笼统表述上,而是以两大细节直击行业痛点:明确“60天账期自交货并验收合格之日起算”,同时鼓励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。这种“抠细节”的倡议,让汽车业“反内卷”更具参考性和操作性,有利于行业发展。
超长账期一直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难题和挑战。有数据显示,国内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约170天,一些车企甚至超过200天,这严重压缩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,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。此前,一批重点车企曾承诺对供应商“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”。但有观点担心,车企可能采用拖着不看材料、不验收、不签合同等手段,使严控账期的承诺和效果打折扣。
这份倡议,直击此前账期计算的“模糊点”,为车企支付货款设定硬性倒计时。鼓励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等内容,则直指非现金支付的隐性账期问题,解决了商业汇票兑现需等待数月的难题。落实这份倡议,有助于引领行业企业将账期承诺落到实处,对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当前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,但和传统燃油车相比,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,产品结构、市场规模和产业形态还在快速变化,供应链体系还不成熟,供应商缺少稳定预期。缩短并规范货款账期,将在稳定行业企业发展的同时,有助于整车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质效,加快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。同时,相关措施落地也将有助于汽车行业破解无休止价格战的“内卷”怪圈。
账期规范,关键还在于车企。可喜的是,这份倡议得到了多家车企的认可和支持。上汽集团明确表示,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要求,并以切实行动响应《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》,聚焦订单确认、交付与验收、支付与结算、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,推动上下游企业资金高质高效流转,为供应链协同发展筑牢坚实根基。
从倡议到共识,还需一系列配套措施。比如,有专家建议,车企定期公示现金、汇票的使用比例,接受供应商监督。期待这些措施助力我国汽车业再上新台阶。(评论员杨有宗)